大家知道的,我研究舌诊的多,不谦虚说在业界还是有一点影响力的,但是这两年较难有新的突破。我说的突破是指理论创新哦,是指实实在在的能给从业人员带来帮助的规律性总结。
这两年呢,写了一些脉学的东西,为什么要研究脉学的东西,因为诊断学的东西,有共通性,脉学是中医诊断学里面,研究最为丰富的诊法。注意,我说的是中医。我其他的诊法也都看,什么都看。
《他山之石——耳穴的一些启发》耳穴的著作也很好。
足底的诊断,我前些年,研究的也很入迷。但是我的体会是,脉学的东西,研究的人最多,纵深最广。所以这两年在努力的研究脉学的东西。
一点点脉学的经验分享(2)——左右的问题
典型案例分享———可靠经验的形成过程
一点点脉学的经验分享
解读《脾胃论》系列之———以脉定型
张锡纯的脉诊观(一)
市面上的脉学著作,我基本都买来看了。给展示部分:
图片
优秀的作品很多,都有一些个人的经验,但是技能诊法这个东西,就是这样,给你展示,你也未必会。脉学的东西,又难以文字的方法呈现,所以要掌握还是很难的。
所以说,我也是在摸索中前进,不妨碍我将一些研究的成果分享与各位:
一、摸脉之前,先扫一眼,很多问题,一眼就看出来了。
图片
图片
左关的凸出,一眼可见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左手是平的,没有明显的凸起,但是看看右手,显著的凸起,暴露。位置还内移动。70岁的男性,2004年食管癌,切除了一段食管,2024年05月胃癌做了全胃切除,现在在化疗,要求中药调理。
右手主肺脾胃肾。他显著的消化道病变,并且多次手术后,脏器位置有影响,看右手确实符合。供大家参考,极端的案例,最能验证经验的可靠性。
二、异常波动的意义?
各家学说的解释太多,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,我给展示的25本脉学著作中,没有一本和另外一本类似。
图片
这种明晃晃的异常波动,放在你眼前?能说明啥?这个是更麻烦的事,大家面临的问题,一是摸不出来哪有异常,二是摸到异常,无法明确什么问题。
这例是左关脉的异常波动。
图片
这例是左关和左尺都凸出,异常的波动。
这些能说明啥 ?
图片
陈启松《脉学心解》这段写的还是很好的。
我发现的这种凸出,豆状凸起,就是类似于他写的这个空大不柔,就是范围的扩大,波动的凸起。他说这种叫肝血不足。那自然是从虚论治,补肝血喽?行不行?行,能解决一些问题,但是还是有缺憾的。
周楣声老先生的著作说这种是动脉硬化的表现,是动脉的肌层,发生了肥厚、硬化、透明和管腔狭窄等变化后,引发的异常表现。我觉得说的是非常好的,中西医结合了。
图片
我看到的那种成角、凸起,应该就是周楣声脉学中介绍的这种“迂回曲折状”。
也有专家介绍,说这种叫浊脉,比如许跃远先生,比如这个《长桑君脉法》的李树森。
图片
尤其是这个李树森,用烧粥的比喻,我觉得比较扯,哈哈,实话实说,我觉得很扯淡。但是,他说的这个方法,是对的。就是我很多人听到动脉硬化,听到血脂高,就用山楂荷叶、薏苡仁茯苓、绞股蓝、三七这些攻伐药,据我观察,效果很差,反而是用补药,用补肾药,效果还不错。这个观点也有很多专家介绍,我就不佐证了,仅供参考。所以他理论解释过于朴素,我不认可,但是他说方法,我是有临床经验的,是对的。
所以,碰到这种左关或左关尺这种异常波动,可能诊断为现代医学的动脉粥样硬化,但是他不是一个单纯的实证,也不是单纯的虚证。落实到治疗上又复杂了。当然要参考舌诊更好,更准确。
结论:脉学部分我也在成长和摸索,跟大家一起成长。可靠的经验,还是很难得的,需要反复的验证和实践。
博主理念:对于一心想要从事中医的来说,掌握原理,远比掌握一方一药要重要的多,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,避免误区比吃很多药都重要。欢迎加入博主的知识星球。
流感的细节处理及处方供大家参考
从其他人的著作看《脾胃论》的重要性
殊途终将同归———一些有趣观点分享
核心观点最重要——王旭高论肝风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网站行情,配资网炒股,配资平台买卖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