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一工人在工地干活时不慎从高处坠落,同时一根长近1米的钢筋从左大腿贯通至腹股沟,伤者顿时面色苍白,神志恍惚。当地120紧急将其送往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,送医过程中患者因出血过多,出现心跳骤停,经心肺复苏后心跳短暂恢复。创伤后心跳骤停成活率往往不足1%,急救部创伤中心依托建立的“零字诀(即“零”时间、“零”空间、“零”流程)高效救治模式,与多学科协作,伤者最终转危为安,顺利康复。
\n“火急输血”,争取出的1%生命奇迹
\n当日10点40分,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急救部创伤中心接诊到该患者时,患者已经出现呼吸心跳骤停,血压测不出,心率骤降并再次心跳停止,生命垂危。创伤中心立即“激活”严重创伤救治团队,予以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呼吸。
\n
血压测不出。图源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
\n普通输液仅能短暂维持血压,输血才是稳定大失血的重要手段。常规输血需要抽血、配血型、取血等流程,该患者的情况十分危急,于是,创伤中心立即启动“火急输血”流程。仅10分钟,患者就输上了2个单位万能血“O型血”。患者血压、心率、氧饱和度逐渐恢复,有了生命迹象。
\n
启动“火急输血”。图源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
\n精确决策,及时手术挽回生命
\n高坠伤患者最紧急的是找出致命性出血部位,进行手术控制止血。传统检查需要经过预约、转运病人、检查等程序。而此时,创伤重点超声评估(FAST)团队已提前得到创伤预警,提前打开仪器并开始了检查。5分钟后,胸腔、腹腔、盆腔等重要部位出血已通过FAST检查排除。急救部副主任刘太阳博士快速查体后发现,患者左侧大腿有一3cm伤口,该伤口通向腹股沟。经过缜密分析,判断患者致命性出血可能为左侧大腿大血管-股动静脉破裂所致。最后作出最终决策: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,不适合搬动,需立即启动创伤中心急诊手术室,就地手术。
\n
FAST检查。图源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
\n11点20分,该患者的手术启动,麻醉团队准备好了所有麻醉需要的仪器、药品、手术器械。术中证实患者左侧股动脉、股静脉破裂,团队精确止血并完成血管重建。14点,手术结束,患者生命体征平稳,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。
\n
术后,患者生命体征稳定。图源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
\n经过重症监护室团队系列高级生命支持,患者恢复良好。令人振奋的是,患者未留下任何心跳骤停相关后遗症,目前已顺利出院。
\n
患者恢复良好。图源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
\n高效创伤救治体系为严重创伤救治保驾护航
\n在这场救援中,创伤中心打赢了仅有1%成活率的生命保障仗。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创伤中心依托急救大平台,以急救部、神经外科、胸外科、肝胆外科、胃肠外科、骨科、麻醉科、放射科、超声科、检验科、输血科等为核心,在院部统筹下做到快速响应、高效联动、协同救治。
\n一直以来,创伤中心致力于构建“零”时间、“零”空间、“零”流程的高效创伤救治体系。在空间上与其他通道隔离,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直达手术区;最大限度地缩短各类危重患者的救治时间轴,克服院内延迟,做到“无缝完成,分秒必争”;将流程前移、完善与智能化,患者抵院后,立即可以“零”流程接受抢救治疗。
\n今年以来,通过一系列改革,该院创伤中心诊治的严重多发伤死亡率、严重创伤死亡率等显著降低;严重创伤患者入院后手术准备时间极大缩短,较去年同期快47%。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将继续践行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”的宗旨,持续优化急危重症救治体系,为守护辖区居民健康贡献更大力量。(资讯)
\n原标题:“零”时间、“零”空间、“零”流程助力创伤中心建设——一名钢筋贯通致心跳骤停患者的救治过程
股票配资网站行情,配资网炒股,配资平台买卖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